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北宋大丈夫

第1243章 御驾亲征,富弼领军

北宋大丈夫 迪巴拉爵士 9369 2022-09-29 15:26

  初春的北国大地渐渐多了嫩绿。

   蛰伏了一整个冬天的动物们开始出来了。

   和深秋时相比,它们瘦弱了很多。

   这时它们需要进补。

   一群野狼围住了几头黄羊,黄羊仓皇逃窜,可野狼们却分工明确,一番围追堵截后,眼看着美食就在眼前。

   一声鹰鸣传来,野狼们抬头。

   鹰隼飞快的从它们头顶的上空飞过,仿佛后面有什么在追击。

   野狼们迷惑不解。

   直至远方出现了一条黑线。

   黑线漫长,渐渐的厚实。

   马蹄声震动着大地,一队骑兵从大队里冲了出来。

   野狼们看看眼前的猎物,再看看那一眼看不到头的骑兵,最终痛苦的舍弃了猎取,仓皇遁去。

   在草原上,当骑兵们集结起来时,他们比野狼更危险。

   骑兵们追逐着狼群,最终猎杀了三头野狼。

   “把狼皮剥下来。”

   “狼肉谁吃?”

   “某要!”

   一阵嘈杂后,三头野狼消失无踪。

   一队披甲的骑兵过来了,他们目光俾睨,兵器精良,连战马都比旁人的好。

   就在他们的后面,有几辆马车,马车的前方就是被簇拥着的耶律洪基。

   他的身边全是文官武将,再外围就是侍卫。

   他顶盔带甲,看着多了几分威猛,只是眉头紧皱。

   “前锋呢?”

   一个将领自告奋勇去查探,耶律洪基点点头,吩咐道:“斥候要多布下些。”

   “是。”

   耶律洪基的骑射还是不错的,不过指挥能力还有待检验。

   他回头看了一眼马车,说道:“歇息一下。”

   “是。”

   大军歇息不容易,光是拉屎撒尿的事儿就能让将领们头痛不已。

   马车车帘掀开,一张白嫩的脸蛋露了出来。

   “这里便是宋人的地方吗?”

   当年萧太后涉政,所以她能统帅大军出征。

   可萧观音没这个能力,也没这个机会,但耶律洪基依旧把她带了出来。

   边上有骑兵说道:“娘娘,这里还是大辽的地界。”

   前方的耶律洪基回头看了她一眼,眼神冷漠。

   萧观音放下车帘,幽幽的道:“做父亲的忌惮儿子……这真是让人无可奈何了。”

   把孩子他妈带在身边,那么年幼的耶律浚自然就没有了策划人。

   是的。

   在耶律洪基看来,皇后加上儿子,这个组合能威胁到他的皇位。

   这便是帝王。

   汉武帝也是如此。

   不过耶律洪基不可能和汉武帝相比,若是汉武重生,估摸着会把他打的叫爹。

   没一会儿,前方传来了仓促的声音。

   “陛下……”

   这个声音很凄切,萧观音叹息一声,拿起了一本书,却是被翻阅过无数次的石头记。

   “陛下,我军遭遇了宋军伏击,损失大半。”

   萧观音摇摇头,看着宝玉和黛玉在贾府里的小日子,不禁微笑。

   黛玉在贾府的境遇窘迫,一个薛宝钗就是用来制衡她的,而且她还孤苦无依……

   这和我真的很像呢!

   萧观音想到了自己,不禁把自己代入到了林黛玉的身上。

   “为何?”

   耶律洪基的声音中带着恼怒。

   “那沈安派人来突袭营地,只有一千人,我军追击,谁知道沈安却领军伏击,猝不及防之下,我军溃败……”

   外面寂静,只能听到呼吸声。

   萧观音看着书里那敏感的黛玉,不禁痴了。

   她这般聪慧,和我一般……

   她遭遇了绝境,而我也是一样。

   “无能!废物!”

   外面的耶律洪基暴怒了,前锋败将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杀了!”

   士气跌落,他必须要有所应对。

   而杀了败将就是一个告诫。

   细微的血腥味传进马车里,萧观音微微蹙眉,然后继续读书。

   “……今儿得罪了我的事小,倘若明日宝姑娘来,什么贝姑娘来,也得罪了,事情岂不大了……”

   “全军出击!”

   耶律洪基的命令下达,大军轰然而动。

   马车震动,萧观音放下书,呆呆的看着虚空。

   “那沈安可在这边吗?”

   ……

   沈安当然在。

   他很忙。

   援军的斥候已经来了,后续大军延绵不绝。

   骑兵,步卒……

   刀斧手们最是雄壮。

   沈安看到了王却,就笑着拱手。

   王却回身交代几句,然后走了过来。

   两米的身高让人只能仰望。

   “见过胡运使,见过沈县公。”

   胡西呈笑道:“果然是彪悍。”

   沈安问道:“谁领军来了?”

   他率军是前锋,主力此刻才到。

   王却说道:“是富相公……”

   “富弼?”沈安有些惊讶,“相公们就没有争斗一番?”

   韩琦和富弼可是死对头,他会眼睁睁的看着富弼得了领军出征的机会?

   王却皱眉道:“好像官家想亲征,吓坏了相公们。”

   我去!

   沈安也被吓坏了。

   稍后富弼来了,笑吟吟的看着很是从容。

   见礼后,富弼说道:“老夫在路上得知了你击溃辽军先锋的捷报,当即令通传全军,军中士气大振啊!”

   这等手段富弼自然是不缺的。

   寒暄几句之后,沈安和富弼走在前面。

   “富相,官家要亲征,这是怎么回事?”

   赵曙在汴梁好端端的,怎么就想到亲征呢?

   而且帝王亲征会震动天下,胜利了还好,一旦战败……想想隋炀帝吧。

   富弼看看左右,低声道:“你率军走后的第二天,官家就说援军该出发了,朝堂上马上就起了争执,韩琦……”

   他嗤笑了一声,说道:“韩琦还想领军出征,曾公亮马上就驳斥,两人争的面红耳赤的,甚至还动了手……”

   卧槽!

   老韩终于还是对曾公亮下了毒手啊!

   想到痴肥的老韩暴打曾公亮,沈安就不禁打个寒颤。

   富弼也心有戚戚焉的叹息一声,“曾公亮被打的鼻青脸肿,官家大怒,包拯弹劾……”

   乱作一团啊!

   沈安能想象得到那个场景。

   赵曙会觉得舒坦。

   宰辅之间有矛盾是他所希望看到的,只是动手了,这个性质却不同。

   “官家大怒,随后说自己亲征,去会会耶律洪基……”

   大佬,你还是蹲在宫里比较好啊!

   沈安想象了一下赵曙和耶律洪基在阵前会面的场景,就觉得不大妥当。

   富弼显然也是这般看的,“先前斗殴的韩琦和曾公亮异口同声的反对,好的和兄弟似的。”

   斗殴是斗殴,沈安甚至怀疑这场斗殴是老韩和曾公亮之间的一出戏。

   帝王将相都在戏台子上表演,天下人就是观众。

   “后来……”富弼忍不住就乐了。

   “官家一怒,就让老夫领军出征。哈哈哈哈!”

   富弼在枢密院很幽怨,他觉得自己应当能取代韩琦统领百官。

   可赵曙不答应啊!

   于是他只能在枢密院继续待着。

   期间有无数次机会,可以韩琦为首的宰辅们却联手把他挡在了外面。

   这便是两府之争。

   可这次政事堂内部闹腾,却便宜了富弼。

   老富意气风发的进了城,然后虚心的请教了沈安关于辽军下一步的动向。

   “耶律洪基肯定会来。”

   沈安对此很笃定,“大宋废除了岁币,耶律洪基下不了台,他必须要来展示自己的态度……”

   “大军压境?”富弼仰头看着天空,“当年澶渊之盟前……将领们士气如虹,都说愿意死战……只是被压制了。后来老夫才知道,辽军已是强弩之末,当初若是倾力一战,宋辽形势当会逆转……”

   当年富弼出使辽国时就提及了此事,辽国默然,可见确有其事。

   这便是命!

   命不在大宋这边,所以大宋丢弃了这个绝好的机会。

   “如今耶律洪基再来……沈安,你可知道老夫当年不愿言兵的道理?”

   沈安点头。

   富弼笑道:“那时的大宋处处都是毛病,出兵出兵……一旦败了,就是倾覆之祸啊!所以先帝在时,老夫就不建议对辽用兵。”

   “不过如今却不同了。”

   他看着沈安,欣赏的道:“大宋数度击败辽军,国中稳固,君臣一心,如此可大战。”

   天时地利人和,这便是大战前的条件。

   沈安默然,他想起了以后富弼的呐喊。

   “臣愿陛下二十年口不言兵。”

   那时的大宋究竟是怎么样的?

   竟然让当年的硬汉富弼低下了头。

   “你此战大胜,这便是个好兆头,老夫的奏疏已经发出去了,为你请功。”

   富弼笑道:“这一路行军沉默,老夫心中嘀咕,担心士气不佳。等你大捷的消息传来时,军中欢声雷动,万胜之声震耳欲聋啊!”

   随即富弼就安顿了下来。

   当地的名士听闻他来了,就在第二天联袂请见。

   “没空。”

   富弼和沈安在研究战局,胡西呈在边上没有插话的余地,很是郁郁。

   “辽军若是打遂城怎么办?”

   富弼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点问道。

   “那就打。”沈安很是残忍的道:“宋辽边境宽阔,大宋做不到处处防御,但却能做到及时增援。”

   “你!”富弼看着他,微微点头,“为将者不可心慈手软,你……很好。”

   “报……”

   外面有人冲了进来。

   “富相,沈县公,辽皇来了!”

   富弼身体一僵,然后笑道:“多少人?”

   “铺天盖地,看不到头。”

   “倾国南下了吗?”富弼的脸有些红,他看向了沈安。

   沈安在看地图。

   “耶律洪基若是从遂城进攻,我真定一线大军可从左边压过去,雄州一线集结起来的大军从右边压过去,两面夹击……耶律洪基会去吗?”

   沈安抬头,“他不会。”

   富弼沉吟道:“他想决战?”

   “不,是想寻机。”沈安笃定的道:“他会直奔这边,所以咱们要马上出发。”

   富弼看了一眼地图,深吸一口气,脸上的皱纹都挤到了一起,然后喊道:“全军出击,务必把辽军拦截在唐县一带!”

   真定府马上就沸腾了,将士们收拾兵器开始集结。

   民夫们赶着大车在集结。

   文官们在计算粮草补给,武将们临时聚在一起,分析着各种可能。

   直至命令下达。

   “骑兵出击,为大军前驱!”

   “是!”

   顷刻间万马奔腾,气势如虹!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