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北宋大丈夫

第1757章 百年屈辱,一朝而雪

北宋大丈夫 迪巴拉爵士 7692 2022-09-29 15:26

  王却带着一队刀斧手堵截一队辽骑,刀斧手们兴高采烈的挥刀,然后有人在喊刀下留人。

   “那可是上好的战马!”

   一个将领带着一队弩手来了。

   将领举手,弩弓对准了冲来的辽骑,他狞笑道:“喊话招降,不降的全数弄死!”

   有人用辽语喊了一阵子,那些骑兵渐渐减速。他们在左顾右盼。

   等看到一个辽军被步卒拉下马来,随后被乱刀分尸时,这些辽人都丢弃了长刀。

   “看看!看看!”

   将领冲着王却挑眉道:“王军主,这战马不就是咱们的了?”

   王却回身道:“你看看后面!”

   将领回身,就看到了一大群战马正在被收拢。

   “都是咱们的了!”

   将领欢喜的道:“回头某也求求军主,好歹把咱们也弄成骑兵。”

   战场上到处都是欢呼声。

   王真朝回来了,人未至,就听到了他的笑声。

   “哈哈哈哈……沈龙图,到处都是俘虏啊!”

   他一阵大笑,然后问道:“敢问沈龙图,为何不把那个消息告诉下官等人?”

   这个问题许多人都有,但此刻沈安率军击败萧衍雄,身上仿佛带着光环,他们不敢问。

   “告诉了你等……”沈安笑了笑,“告诉了你等,先前的厮杀时,你等就会畏惧,就会担心……你等会担心耶律休从幽州城里冲出来,到时候咱们就是腹背受敌,不败何为?

   临战最怕的就是一心二用,最怕的就是分心。一旦分心,势必不能倾力而为。”

   众人沉默,王真朝说道:“是了,若是得知身后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敌军夹击,下官怕也会心中牵挂。只是……您呢?”

   众人都看着沈安。

   是啊!

   沈安呢?

   他布下了这等圈套,是否一直在牵挂?

   沈安在微笑,显得格外的从容。

   王真朝嘟囔道:“是了,若非意志坚定,也不会是名将。”

   萧衍雄在奔逃,身后的宋军在紧追不舍。

   而在后面,宋军的步卒在收拢俘虏和战利品。

   一队骑兵飞驰而来。

   “沈龙图有令,收集敌军尸骸,全数运到河边!”

   有人欢喜的道:“这是要筑京观了!”

   沈安历来征伐都喜欢以筑京观为收尾,在西北,在北方,在西南,都留下了赫赫威名。

   将士们都欢喜不已,开始召唤大车,或是把缴获的战马牵来,开始搬运尸骸。

   沈安就站在河边。

   高粱河缓缓流淌,这条发源于幽州的河流见证了宋辽百年来的兴衰,如今依旧存在。

   “沈龙图,尸骸运来了。”

   杨都看着沈安的目光中多了崇拜之色。

   “让邙山军指导一下。”

   沈安希望这座京观能矗立数百年。

   身后不断传来了呼喊声,那些俘虏也被叫去搬运尸骸。

   呜咽声不断传来,杨都说道:“沈龙图,那些辽军在嚎哭。”

   沈安点头,“当年石敬瑭引狼入室,辽军大破李氏,将李氏皇室和战死将士的尸骸筑京观于汾河岸边。后来辽军破莫州,以我军将士的尸骸筑京观……”

   他回身看着那些嚎哭的辽军,说道:“大宋嚎哭了百年,天道好还,也该辽人哭了。”

   京观渐渐高大,看着蔚为壮观。

   一个堆尸骸的辽军俘虏在上面失足滚了下来,再起来时竟然疯了,撒腿就跑,狂呼乱叫。

   杨都看着高大巍峨的京观,不禁喃喃的道:“这便是杀气啊!杀气腾腾。”

   一块临时弄出来的京观石被运送了过来,几个工匠等候在边上,有人送上了毛笔。

   沈安想了想,开始书写。

   他一边书写一边说道:“有人说汉儿软弱,这是无知。我等的祖辈从荒野上来,一路筚路蓝缕走到了现在。这一路咱们遭遇了许多敌人,有天灾,有外敌,但我们的祖先一路克服了这些艰难,让汉儿之名响彻这片大地。

   我们的祖先经历过失败,无数次的失败,可每一次我们都能重新站起来,并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

   周围的将士们不禁站直了身体,目光炯炯。

   “有人说,汉儿不尚武,那是大错特错,汉儿的武勇曾经让周边慑服。有人说,咱们该马放南山,刀枪入库,说这是先贤的话,可先贤的话更多的是激励我等去积极进取!

   无数先贤留下了不朽的思想,无数先辈用鲜血去践行了这些思想,有人说该修生养息了,有人说大宋该过好自己的小日子,那么就让他们来看看。”

   他把毛笔一扔,说道:“十世之仇,尤可报也!”

   众人靠近,就见京观石上墨迹纵横。

   “天道好还,盖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助顺,虽匹夫无不报之仇。”

   看到这里时,众人不禁热血沸腾。

   “治平六年,大宋范阳郡公、龙图阁待制沈安领军于此,大破辽军。”

   “百年屈辱,一朝而雪。敬告各方,十世之仇,尤可报也!”

   王真朝握拳捶打着手心,满脸涨红的道:“好!好一个十世之仇,尤可报也!”

   大宋被辽人欺压了百年,如今一朝北伐成功,收复故土,这可不就是十世之仇,一朝得报吗?

   杨都闭上眼睛,“朝中有人反对北伐,该让他们看看这话。”

   许昌问道:“监军,这话难道有什么来历?”

   杨都说道:“这话乃是文宣王所言。”

   呃!

   许昌愕然,“文宣王是谁?”

   “不学无术!”杨都说道:“就是孔子。”

   “那岂不是说,孔子都是赞同收拾这些对头的?”

   “你以为呢!”

   杨都欢喜的道:“咱们的祖宗可不是慈善人,惹到了咱们,那就不死不休。只是后人无用,这才让外夷得意。今日一朝功成,这是何等的畅快啊!”

   “天道好还,盖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助顺,虽匹夫无不报之仇。”

   无数将士在念着这段话,目光中渐渐多了些不同的东西。

   这是骄傲和自豪!

   沈安见到这些,心中不禁欢喜不已。

   大宋要什么来保护?

   要的是认同。

   要所有人认同这个大宋,并愿意去保护它,建设它。

   如此,这个大宋才有可能长久昌盛。

   想到这里,沈安吩咐道:“留下人手押送俘虏回去,其余人,跟着某回大营!”

   ……

   幽州城头,耶律休一直站在那里。

   “相公,没声音了。”

   在半个时辰前,远方厮杀的声音消失了,耶律休急忙叫来了耳力最好的人,让他们仔细倾听。

   “果真?”

   耶律休侧耳倾听着。

   春风拂面,送来了柔和的气息,可却没有耶律休希望听到的厮杀声。

   “停了?还是……结束了。”

   耶律休在琢磨着。

   谢宾说道:“相公,萧相公领军八万,宋军能出击的也不过是七八万,而且大多是步卒,所以他们赢不了!”

   连萧莫拙都赞同这个意见,“宋军的骑兵再多也没咱们的多,就算是打不过,萧相公也能退出,随后一路盯着宋军,让他们不得安宁。最后寻机攻击。

   从来都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当年的高粱河一战,宋军就是被我军的援兵连续攻击袭扰,最后崩溃。”

   耶律休心中稍安。

   “某以为定然是胜了。”

   谢宾想通了这些关窍,得意的道:“相公。萧相公若是胜了,不会停歇,而是会马不停蹄的往这边而来。”

   耶律休也想到了这种可能,“他会来偷袭富弼!”

   “对!”

   谢宾和他相对一笑,一种喜悦在城头上蔓延着。

   “让他们准备!”

   耶律休激动的道:“只等萧衍雄的大军一到,就出城夹击富弼。”

   于是城中的大军都聚集在城门后面。

   耶律休说道:“告诉将士们,活捉了富弼,重赏!我会亲自为他去向陛下请功。”

   萧莫拙笑道:“若是能活捉了富弼,宋皇会气吐血。”

   宰辅被擒,这就是败亡的征兆。

   谢宾欢喜的道:“到时候某也去羞辱他一番。”

   命令下达,将士们都在暗自兴奋。

   而在城外的大营里,富弼在备受煎熬。

   他坐在帐篷里书写奏疏。

   “……陛下看重,臣不胜惶恐,然此战一败,国中沸腾,臣恳请陛下忍耐,积蓄钱粮,以待西北战马养成,十年生聚,再战幽州……”

   他的身边摆放着一柄长剑。

   长刀自尽有些麻烦,长剑最好。

   到了此刻,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而这份奏疏就是他的绝笔。

   大宋无被俘的宰辅!

   他在最后写下了这么一句话,然后搁笔,抬头问道:“如何?”

   外面有人说道:“相公,大营通往高粱河的通道依旧在我军的手中,只是那些骑兵奉命遮断幽州和战场之间,如今连咱们的人都不许过去。”

   “先前还能传递消息,如今怎会这般谨慎?那就是……还没败?”

   富弼起身,捂额道;“可消息呢?还是说两军在歇息。”

   这等大战会停停歇歇的打,当年的北伐就是如此,一次次的打,把疲惫的大宋将士们的士气给打没了。

   “有人来了。”

   外面在喊。

   “是黑甲!”

   外面的喊声突然多了欢喜。

   黑甲,那就是邙山军,沈安的身边人。

   富弼忍不住冲出了帐篷,只觉得心跳如雷。

   ……

   第四更送上,晚安!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