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北宋大丈夫

第1367章 儒林郎,多美啊(为书友‘我是邵老三’贺,加更)

北宋大丈夫 迪巴拉爵士 8420 2022-09-29 15:26

  赵曙的经历颇为曲折,所以自从登基后,他就憋着一股劲,想干出一番大事业来,好歹打打那些人的脸。

   有人可能会问:他都是帝王了,君临天下了,为啥还那么执拗呢?

   这个……

   因为精神病患者就是那么执拗啊!

   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这些心理疾病加起来,铸成了如今的大宋帝王赵曙。

   得了这些病,平日里看着和正常人一样,可在他的内心深处,那种执拗和焦虑却时常浮现,让他倍感煎熬。

   于是得了显摆的机会,赵曙觉得心情愉悦之极,若是不去,就会觉得自己比较蠢。

   这一去少说得半天,直至赵曙和祖宗们唠嗑完毕,显摆完毕,才会打道回府。

   陈忠珩对此心知肚明,就悄然对身边的内侍说道:“去弄些吃的喝的……”

   那内侍心领神会的道:“先前听说今日会弄烤鸡,小的这就去弄两只来。”

   懂事啊!

   陈忠珩慈祥的摸摸他的头顶,“去吧。”

   内侍飞奔而去,陈忠珩赶紧跟上了走下台阶的赵曙。

   “陛下!”

   赵曙回头,包拯拱手道:“陛下,臣觉着……沈安此次立功不小啊!”

   韩琦看了包拯一眼,觉得老包果然变狡猾了。

   在这个时候提沈安的功劳,官家心情大好,说不得就会直接赏个大的。

   可赵曙却有些牙痛。

   这沈安才二十来岁,小年轻一个,再封赏的话,以后怕是封无可封啊!

   臣子一旦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那就危险了。

   到了那时,帝王哪怕再信任你,也只能把你闲置了,否则于公于私都没好结果。

   朕太难了!

   他很纠结,纠结的模样却没有得到宰辅们的同情。

   这时候咱们建言是能解围,可事后有了麻烦却是咱们背锅。

   所以您自己决断吧。

   宰辅们缩了,可还有忠心耿耿的陈忠珩啊!

   老陈眼珠子一转,说道:“陛下……”

   他伸手比划个圆圆的模样,还挤挤眼睛。

   哎!

   赵曙恨不能一巴掌把他打个生活不能自理。

   你比划那东西啥意思?

   鸡蛋?

   还是果子……

   咦!

   赵曙心中一动,不禁就笑了。

   “沈安家的芋头……来人呐。”

   “陛下吩咐。”

   陈忠珩低眉顺眼的,看着格外的老实。

   忠仆啊!

   赵曙赞许的看了他一眼,说道:“沈安家的芋头……”

   包拯突然说道:“陛下,芋头是小名,大名叫做沈绩。”

   “是了,沈绩。”赵曙赞道:“那芋头,不,那沈绩朕听闻颇为聪慧,而且文章诗词也不错,是个不错的苗子……”

   韩琦的脸颊抽搐了一下,低声问包拯,“芋头的诗词文章不错?”

   包拯干咳一声,“是啊!真是不错。”

   果然包拯已经开始不要脸了啊!

   韩琦轻声道:“四岁的孩子聪慧也就罢了,还诗词文章,司马光当年也不敢这般吹嘘,只好弄了个砸缸的事儿。陛下今日这么一夸,沈安那个不要脸的,以后说不得就会这么自吹自擂……”

   包拯冷哼道:“那孩子的诗词老夫听过,还……还不错。”

   芋头的诗词当然不错了,什么‘爹爹吃饭,姑姑吃饼,好吃好吃……真好吃。’之类的词包拯觉得挺有趣的。

   那边的赵曙说道:“就封为儒林郎吧。”

   说完他摆摆手就走了。

   四岁的儒林郎,哪怕是权贵家的孩子也没这份待遇,皇室的孩子也没有……

   说出去不知情的人定然要大吃一惊,然后问这位沈绩小朋友是有何特长,竟然引得官家封赏了四岁的他。

   可沈绩小朋友除去捣蛋之外,真心没啥特长。

   不,有一个。

   他爹沈安比较有特长。

   “多谢陛下。”

   包拯拱手,算是替沈安谢恩了。

   曾公亮苦笑道:“四岁的儒林郎,正九品上,这还不是乱封赏的,而是军功……以后沈安家的芋头出个门,能羞死不少人啊!”

   大伙儿一见面,你二十多岁,刚得个进士,可人芋头都是儒林郎了,你还别不当回事,人这是军功封的,你还比不了。

   得,你还得先拱手行礼。

   丢人不?

   韩琦说道:“这样也好,老夫在想,以后沈安一路立功,他家两个儿子一路封赏,到时候成了什么县公郡公……那个算不算?”

   欧阳修说道:“这是军功封的,当然得算,多小都算。”

   “那么以后他家两个儿子什么正经事都能参与,两个半大孩子……姑且到时候是半大孩子吧,两个半大孩子和一群须发斑白的老汉站在一起,正儿八经的商议国事……你们觉着如何?”

   众人木然。

   这个太操蛋了啊!

   那画面太美,老夫不愿想。

   “呵呵。”包拯很是坦然的道:“到时候老夫定然已经致仕了。”

   “老夫到时候怕是还在。”欧阳修习惯性的说道:“此等年轻俊彦,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

   刚回到家的陈福儿喝了点酒,觉得自己大概没啥事了。

   管家来禀告道:“郎君,那前厅垮了,看着有些丢人呢,要不叫人来重新建造一个?”

   一进家看到的就是前厅,可这个前厅已然变成了废墟,看着膈应人啊!

   陈福儿抬头,眼中有恨色,“那是沈家人弄垮的,放着,等沈安回来,他若是上门找事,就让他看看自家妹妹干的好事!”

   管家不禁赞道:“好事啊!那沈安的性子不好,若是看到那废墟还要动手,那就是暴戾啊!”

   陈福儿喝了一杯酒,说道:“只管放着。”

   “是。”

   管家喜滋滋的去了,陈福儿摇头轻笑,“一看就是没经历过大事磋磨的,喜怒形于色,成不了大事。”

   他又失笑道:“不过是个管家,他能成什么大事?哈哈哈哈!”

   话音未落,就见管家跑了进来,陈福儿皱眉道:“做事要稳重……”

   “郎君,西北报捷了!”

   陈福儿手中举着酒杯,闻言他抬头看着管家,见他面色煞白,就笑了笑,然后喝了杯中酒,“喝多了?”

   管家一跺脚,“城中到处都在传,说是沈安在西北一战收复了绥州,不少店铺还因此降价了。”

   他觉得这事儿怕是危险了,“那沈安最是狠辣,郎君,咱们怕是危险了。”

   “怕……怕什么?”

   陈福儿的脸颊抖动着,手一松,酒杯落在案几上。

   呯!

   “郎君……”

   管家见他面无血色,浑身颤栗,不禁更慌了。

   ……

   而正在家里歇息的杨坚觉得自己借机休假的同时,还能完美的避过包拯的报复,当真是太睿智了。

   “郎君,捷报来了……”

   “什么捷报?”

   杨坚懒洋洋的问道。

   春困秋乏夏打盹,这秋天是最容易感到睡意的。

   “说是沈安在西北立功了,大功,收复了绥州,宫中都欢腾了……”

   正躺在椅子上的杨坚先是睁开眼睛,然后猛地蹦了起来。

   可他是躺在书房里,边上就是书架。他慌忙中一下蹦起来,结果就碰倒了书架。

   庞大的书架倒了下来……

   嘭!

   来通禀消息的仆役看着灰尘漫天,而杨坚已经消失在书架下面,不禁就喊道:“来人呐!来人呐……”

   杨家慌乱的时候,有内侍来到了沈家。

   “你爹爹又立功了,只是不知道有多少条腿的功劳,好歹也换些好处来……”

   杨卓雪在和芋头嘀咕,而芋头就坐在床边,脑袋一点一点的,却是在打盹。

   她手中的针线不住穿梭着,一件小衣裳渐渐成型。

   边上的赵五五伸手护着芋头的脑袋,笑道:“娘子何必弄这个,家里有布庄,还有作坊,那些手巧的绣娘多的是,叫她们多缝制几件就是了。”

   杨卓雪抬头,活动了一下脖颈,说道:“那些好是好,可你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啊!我就恨不能什么都亲手给他做了,就怕外面的东西有什么不好……自己亲手做,这心里就踏实。”

   赵五五没成亲,更没孩子,所以没法理解这种情绪。

   “有人来了。”

   正好外面有脚步声,她起身出去,就见陈大娘满脸喜色的冲了过来。

   “好事,大好事!”

   陈大娘嚷道:“娘子,娘子,大好事来了,快出来……”

   里面的芋头被吵醒了,脑袋一下就碰到了床,捂着额头想哭。

   “别哭,有糖!”

   杨卓雪听到大好事,就弄了点唾沫抹抹芋头的额头,然后起身。

   陈大娘进来,爽朗的笑声马上就充盈在屋子里。

   “哈哈哈哈……娘子,前面来了宫中的贵人,说是要封赏大郎君呢!”

   “封赏?”

   杨卓雪心中一喜,回身看去,就见芋头眼泪汪汪的在那里,嘴巴刚张开……

   “哇……”

   等杨卓雪拎着芋头到了前面时,那传旨的内侍见到还在流泪的芋头,不禁有些纠结。

   官家可才将夸赞了他啊!

   但旨意还是要传达的。

   他微笑道:“官家说了,沈绩颇为聪慧,诗词文章也不错……”

   “娘……”

   芋头拉住杨卓雪,不住了哭。

   沈家的人都在喜气洋洋的,至于芋头嚎哭,大伙儿就当没看见。

   稍后旨意传完,杨卓雪叫庄老实给了谢礼,送了内侍们出门。

   庄老实再回来时,杨卓雪已经抱着芋头亲了一口,“我的儿,你爹爹在西北立功了,官家都封赏了你,儒林郎呢,以后你可就有官服了。”

   芋头哽咽道:“娘,官服是什么?”

   杨卓雪说道:“好东西,以后能和别人显摆。”

   她笑的眉眼弯弯的,脑海里浮现了一个画面:四岁的芋头穿着小小的官服,身后跟着一群小吏衙役,背着手走在街上……

   她伸手从陈大娘的手中接过毛豆,慈爱的道:“毛豆要快些长大,等以后你爹爹给你弄个什么郎来,到时候和你大哥一起去上衙……”

   于是她的脑海里再度出现了一个画面:两个小小的孩子穿着官服,身后跟着一群人……

   多美啊!

   ……

   感谢书友‘我是邵老三’的盟主打赏,第98个盟主了,百盟在望。

   第五更送上,晚安。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