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重生之似水流年

第255章 纠结呢?

重生之似水流年 苍山月 10858 2022-09-28 19:23

  【小说网 www.biquge34.net】,

  孟副总的发言,让省里的几个对口领导先是一怔,随着短暂的思考之后,又是眼神渐渐地亮了起来。

   怎么说呢?

   如果跳出上帝视角,单纯的以这个年代的思维方式来看,孟副总不愧是小诸葛,这个主意出的很妙。甚至是善用巧劲儿,有点四两拨千斤的味道了。

   你想啊,不用齐磊出钱,他只要利用海外关系,起到一个牵线搭桥的作用。

   如果能让龙江省和国际种子企业产生合作,那真的不失是一条出路。

   而且,是最优出路,比齐磊的羽绒服生意还要好。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正如齐磊之前分析的那样,龙江的优势产业,以及根本路线,主要还是在农业。

   而国内对粮食价格的调控,又使得这种农业优势不但不会带来利好,反而成了发展的劣势。

   你一个种地的,和人家做生意,造电视汽车的去比经济,当然比不过。

   而孟副总的这个法子,等于是从根儿上提高了农业附加值。

   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有百利而无一害。

   要知道,种子问题一直是中国农业的大问题。

   很多人不了解,多年以来,我们从国外进口种子被人欺负成什么样儿。

   不是按“吨”,也不是按“斤”,卖给你,有的种子是按“粒”卖的,而且严禁你二代培育。

   也就是说,我今年买了你的种子,秋天有了收获,农民准备自己留一点作为春播种子无可厚非吧?

   可实际上,不行!!

   别说你商业上的自培自育了,农户要留种都不行。第二年,必须还要花高价买他们的种子。

   更有甚者,化肥农药都要用他们的。

   不服气?

   不服气也没用,合同卡不住,用市场卡你。市场卡不住,用国际规则和专利。国际规则要是不管用了,还有技术上的关卡。

   总之,吃得死死的。

   别的不说,一旦孟总的这个计划实现了,国际种子企业可以和龙江合作,成为种子培育基地。

   也许我们还是拿不到技术,还是不占优势,但是,最起码可以分一杯羹,成为种子供应链上的一环。

   起码,种子的利润要比种粮食高多了。

   几个领导听到这儿,都有点动心了。

   “好啊!”那王厅长显然有些激动,没想到这一趟尚北收获这么大!

   成不成先不说,起码是个希望,是个机会不是?

   更正确的是,怎么想的呢?让孟副总这个不相干的人参加了茶话会,结果起了大作用。

   不由满眼期许地看向齐磊,“石头,这事儿你怎么看?”

   怎么看?

   齐磊心说,我能怎么看?我躺着看!

   他不由把目光瞥向老秦,意思是,原来姓孟的在这儿等着我呢?

   齐磊算是看明白了,孟副总为什么要参加这个会,他的目的原来是这个。

   怎么说呢?龙江能不能搭上国际种子企业的快车,孟副总其实没那么关心。他出这个主意,也就是捎带手。

   而他真正的目的,其实是鲍尔森。

   很多事儿是一点就透的,齐磊都不用细问,猜也猜出来了,大豆的谈判应该是不太顺利,甚至和孟山都的交涉应该是陷入到了僵局之中。

   那作为谈判代表的孟副总,现在急需一个突破口来扭转局面。

   不得不说,这个人心思确实挺活的,都把主意打到齐磊身上来了。

   现在,全世界人民都知道,齐磊和鲍尔森是穿一条裤子的,在米国风云际会、水乳交融的。

   而鲍尔森代表的德盛,又和孟山都等一众米国粮企和种子企业有着长期合作关系。

   这样一来,两边不就搭上线了吗?

   孟副总其实还真就是这么想的,大豆谈判虽说现在还没到绝境,但也相当的艰难,孟山都那边铁了心要把转基因大豆扼杀在萌芽之中。

   这不是我的成果,那我宁愿这个世界上没有这个成果!这回是下了死手了。

   而海外又是人家的主场,导致上了谈判桌根本就没有话语权。

   在这样的局面下,孟副总能想到的就是鲍尔森。想借鲍尔森的影响力,与孟山都缓和一下关系。

   这样才能谈下去,对不对?

   当然了,孟副总也没到太天真的地步,知道一个鲍尔森也不能彻底扭转局面,他只是需要一个能让大家心平气和的机会。

   到时,大不了让出一点利润给孟山都。大家握手言和皆大欢喜。

   而现在是,孟山都连心平气和的机会都不给你。

   所以,他只能来求齐磊。

   但是,高人嘛!小诸葛嘛!!

   中种集团年轻一代的代表人物嘛!(孟总三十多岁,确实算年轻一代了。)

   不客气地说,别看齐磊是亿万富豪,成功商人,可是在国内的地位和名声,不一定有这个孟副总高。

   至少在官面上的影响力,孟副总只高不低。

   所以,骄傲还是有的嘛!

   话不能明说,只能借龙江省寻找出路的机会,把自己的意图表达出来。

   如果齐磊把鲍尔森请出来做为中间人,鲍尔森应该会给这个面子的吧?

   到时,大豆的事儿不也就顺理成章了吗?

   ……

   ――――――――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个孟副总是不是脑子有坑!?就这水平还小诸葛呢?

   放后世,初中生都没这么脑残。

   其实,不能这么武断。

   这是时代的局限性造成的,是无法逾越的知识迷信。

   首先,是时代的局限性。

   这个年代,少了齐磊这种挂逼的二十年的经历,更没见过米国人的真正嘴脸。所以对中米关系、中米贸易,以及国际市场,是存有幻想的。

   而且,这种幻想是偏好的。

   别说一个年轻领导,比孟副总更天真、更关键的人物,一个个都号称当代智者,如果放在二十年后,都看上去不聪明的样子。

   这事儿不能用事后诸葛亮的想法去评判。

   其次,是经验不足。

   虽然到了03年这个当口,改革开放已经二十年了。

   可是,加入WTO才是最近的事儿,中国与世界的全面接轨刚刚开始。

   在此之前,只有特定的人群、特定的企业,占总量极少数的人可以接触到国际贸易、国际规则,以及这个世界的本质。

   在这个年代,大多数人眼里,西方资本家还是讲契约精神的,不过就是爱钱了一点儿。

   米国控制这个世界的手段,还是飞机大炮呢!

   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把我们说成是意识形态如同洪水猛兽的米国,其实意识形态比我们还严重。

   都说摸着石头过河,可是刚摸着一块石头,还不知道能不能用它过河,资本就已经来了。

   你连对岸是什么样儿都没见过,还没过河呢,就要开始交锋了,能不吃亏吗?

   最后,是思想上的僵化。

   因为没见过,没摸过来,所以天然的用在国内那套思维、那套手段去对付老外。

   都是一个地球生的,都是俩肩膀扛一个脑袋,那我在国内的处事思路、经商经验自然而然也就能用呗!

   稍稍有点思想开放的,那就是涉外高手了。

   偶尔出奇致胜,那就是成功圣经。

   于是,就诞生了孟副总这种小诸葛。

   可实际上,他都不一定比皮特文那个中不中洋不洋的强。

   那位,最起码他还知道西方是怎么回事儿呢!

   而小诸葛,完全就是中式思维,套皮洋鬼子。

   怎么说呢?让鲍尔森牵线搭桥?

   可以!没有什么不可能。

   但是,有条件。

   “第一!!”齐磊终于开口了,“我完全可以让鲍尔森卖这个人情,而且他也一定会卖我这个人情!”

   “但是,找他没用!有用也不是现在。”

   众人皱眉,“什么意思?”

   齐磊却不答,因为答了他们也理解不了。

   “第二,你们想和孟山都和那些国际种子庄家合作,关键点不在鲍尔森,而在于利益!”

   “想让他们乖乖合作,只有两种可能。”

   “一是,你的实力足够强,他不可你合作就得死;二是,你能割下来的肉足够肥,能喂饱这群狼。”

   “这两点……”两手一摊:“咱们一个苦哈哈的龙江,哪一个拿得出手?”

   开什么玩笑呢?

   “所以!”呲牙一笑,晴天霹雳,“这事儿,我还真帮不了呢!”

   王厅,“……”

   孟副总,“……”

   众人面面相觑,没想到齐磊拒绝的这么痛快。

   王厅心有不甘,毕竟那么大一张饼在那儿摆着呢!

   “那就…没有一点办法?”

   只见齐磊苦笑着摇头,“王叔,咱们与其做这种美梦,不如来点实际的。”

   “比如,我投一笔?”

   王厅神情一转,虽然一时之间,他想不通齐磊阐述的到底有没有道理,但是,与齐磊认识这么多年了,知道他什么心性,能帮忙他是绝对不会推辞的。

   既然如此,讪笑一声,“那就只能麻烦你们这些成功企业家多多帮家乡的忙了。”

   不行就不行吧,王厅并不纠结。本来也就是一个念想,况且行不通也没关系,齐磊不还有投资项目呢吗?

   颇有期待,“什么项目?”

   却闻齐磊道,“我拿一千万出来,整合几家省内的纺织厂和服装厂,咱们做个羽绒服项目。您看行吗?”

   他王叔:“……”

   真想说“不行”,这落差也忒大了。

   本来都放下的那点念想,又勾起来了。

   你想啊:孟副总说的那个种子项目,你就算跟在国际种子庄家身后喝点汤,那在种子贸易上也能赚个几十上百亿的吧?

   这对龙江来说,不少了。

   结果齐磊这个替代选项,就投一千万,还是没啥竞争力的羽绒服……

   你这,太敷衍了吧?

   但是问题来了,所谓要饭还不能嫌馊呢!那是人家真金白银的往出掏钱,就没有嫌弃的道理。

   脸上有些扭曲,“石头,这事儿能行吗?”

   低头沉吟,“整合几家纺织、服装企业倒是容易,你要多少我都能给你拿过来。”

   “可是!”

   羽绒服?

   在他王叔眼里,所谓羽绒服,还是八九十年代,天蓝色、暗红色那种全国通一款的老样子呢!

   此时,齐磊又不能告诉他王叔,接下来他会有专门的传播策略。

   人多嘴杂,这事还得保密。

   但是,王厅的那点心思都写脸上了。

   对此,也简单,老秦不是在呢吗?

   对王厅道,“王叔,多余的我就不说了,您听我的,准没错儿!”

   “不信的话……”一指老秦,“您问问秦同志,这是不是好事儿。”

   王厅更是茫然,什么还不能说了?

   看向老秦,意思是,您知道这里面的门道?

   老秦当然知道。

   登时就苦了脸,对齐磊笑骂,“你小子,好事儿都往自己家划拉!”

   “我还打算用服装、纺织产业这条线,集中在江浙发力呢!你倒好,先给自己家安排上了!”

   齐磊,呲牙一笑,嘿嘿的装傻。

   而王厅一听,就知道不是虚的,国家这是有大动作。

   这点悟性,他还是有的。

   眼珠子一瞪,“定了!秦同志,我们做!我们一定把这个项目做好!”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老秦就没什么可说的了,看着齐磊,“只做羽绒服?”

   齐磊本能的想说是,可是眼珠子一转,不能把话说死。

   “暂时!”

   老秦,“……”

   齐磊,“羊毛保暖和皮草也可以!”

   老秦,“……”

   不能再问了,再问更得寸进尺了。

   急道,“行吧!说好了,就这些了,回头会出一个鸭鹅绒产业的促进政策给你们。”

   王厅一听,嚯,还有配套政策呢?那应该不是小事儿了。

   “秦同志放心!我们一定把冬季鞋服这个产业发展起来!”

   老秦翻了白眼儿,这个个都是顺杆儿就爬的高手,又把鞋也加进去了?

   没把话说死,“看情况。”

   发展的机会给你了,有齐磊的传播配合,可以说是谋而后动,甚至是未卜先知。

   这是个好机会。但是,能不能把握住,就看你们自己了。

   如果不行,耽误了大事儿,那对不起,只能靠边儿站。

   就这样,王厅稀里糊涂的拿着1000万的投资就回去了。

   有点寒酸了。

   可是,架不住老秦和齐磊哑谜打的好啊!

   王厅认定这是个大项目,而且还是有上下游配套产业跟随的。

   很是重视!

   但是吧,回去一落实,他王叔又有点打鼓。

   到底行不行啊?别是忽悠我呢!

   这年头儿都被那些奸商忽悠怕了,就做个羽绒服,能有什么大发展?

   之所以让他王叔心里没底的原因是:

   他在哈市就给齐磊整合了三家大型的服装厂,都是快倒闭的那一种。

   结果,成本一核算,如果不算转股和私有化的资金投入,复产、复工也就花了600万,一千万都没用上。

   这让他更加的不确定,羽绒服生意到底行不行啊?

   殊不知,他王叔用不了多久就不纠结了。

   ……

   。

   最近几天好像是起点坏掉了,还是怎么着,看不了评论。

   【月票投币口】

   【推荐票投币口】

   感谢【久别如初见】成为本书盟主。

   感谢支持!!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