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小说,讲叙的是1931年到1949年,是中国现代史上极为重要的一段时期:百余年来,中华民族第一次打败了外国侵略者,获得民族独立,实现了民族解放;中国人民彻底埋葬了黑暗腐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制度。
28.65 万字 | 2022-11-01 17:36更新
十里岭坐落在山坡上,几院石板屋,两处石头垒起的院坝,一眼老槐树下的石井,一排杨树遮掩下的鸡栏猪舍,山顶上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松柞混交林,责任田错落有致地散落在村庄周围的坡地上,构成了一幅静谧邃远的农家乐生图……
3.29 万字 | 2022-11-01 17:36更新
赵天亮和全国千千万万知识青年一起,背起“上山下乡”的行囊,去“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知青们在一场瓢泼大雨中来到北大荒,成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员,开始了火热的垦荒生活。一望无际的麦海是他们的主战场,收割、赶羊、养马、灭火、修电线、砸石头、边境巡逻、夜斗群狼……异常艰苦甚至充满危险的劳动生活锻炼,使赵天亮、周萍、齐勇、孙曼玲等一群风华正茂的青年迅速成长,并结下了兄弟姐妹般的深厚友谊。
6.06 万字 | 2022-11-01 17:55更新
人人以为公关小姐貌美如花,但黄贝贝是个例外。跟美貌完全不靠边、并且总有着褪不去的婴儿肥的北京女孩黄贝贝偏不信邪,愣是挤进这个行当做了一个公关小姐——俗称PR。但她在公司遭遇了来自美女同事的打击和捉弄。由于贝贝已到大龄“剩女”的尴尬年龄,老妈忙着为她安排相亲对象,在马不停蹄的相亲道路上,奈何遭遇的总是极品男。此时,贝贝所在的公关公司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客户总监杰克把希望寄托在新入职的新鲜血液上,满以为将力挽狂澜,谁料想意外频频发生。在一个又一个的危机公关事件中,东方视点公司跌跌撞撞地前行。贝贝最后情归何处?贝贝的事业又将如何发展?一个邻家女孩的职场故事让我们在笑过以后顿悟:通往成功的道路两旁,荆棘丛生。
6.72 万字 | 2022-11-01 17:16更新
《小情敌》是作者第一部讲述自己生活的作品,记录自己的爱情、婚姻和家庭的点点滴滴,笔调幽默轻松,情感真挚动人,读来让人不忍释卷,回味无穷。两个相爱的人,一双调皮儿女,五个活宝家长,四世同堂的温馨生活……没有山楂树,不是静秋,这一次,只是艾米。
6.64 万字 | 2022-11-01 17:18更新
我们的国家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我们以当一个中国人为荣,不以当一个王朝人为荣。当中国强大如汉王朝、唐王朝、清王朝时,我们固以当一个王朝人为荣。当中国衰弱如南北朝、五代、宋王朝、明王朝以及清王朝末年时,我们仍以当一个中国人为荣。中国——我们的母亲,是我们的惟一的立足点。所有的王朝只是中国的王朝,所有的国,都是中国的另一种称谓。
57.70 万字 | 2022-11-01 17:26更新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世界文学潮流的冲击和影响,中国当代文学获得了前所末有的变异和发展。作为这种变异和发展的最主要的标志,就是中国当代文学的格局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样,从狭隘走向阔大,独一无二的选择让位给多种多样的选择。现实主义依然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主流,但在现实主义之外,又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探索和实验,从而造成了中国当代文苑的以现实主义为主体的多无化的艺术景观。
2.10 万字 | 2022-11-01 17:27更新
乔英伦出生一个严谨的家庭,爷爷临终前忠告她,前面的路是黑的。她习惯于自我控制,习惯于平静,从不为感情冒险。长像漂亮的她,被朋友们认为是个没有女人味的女人。但当她遇到方骆以后,一切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乔英伦在矛盾中,不能阻挡对方骆的爱,而方骆更是以万分的热情来追求她……他们终于合二为一,在爱与性惊人的和谐中,他们越爱性就越美妙,性越美妙他们越爱。但是……
6.29 万字 | 2022-11-01 17:29更新
以农民、农村斗争为主体创作的长篇小说。我的农村生活基础不厚,小说中的人物同我的关系也不算深。只是由于我同他们一起生活过,共同战斗过,我爱这群人,爱这段生活,我要把他们真实地留在纸上,留给读我的书的人。我不愿把张裕民写成一无缺点的英雄,也不愿把程仁写成了不起的农会主席。他们可以逐渐成为了不起的人,他们不可能一眨眼就成为英雄。但他们的确是在土改初期走在最前边的人,在那个时候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人。后来我又参加过两次土改;近二十年来我绝大部分时间也是在农村,接触过各种各样的人,其中大多数是农民或农民出身的人;我遇见过比张裕民、程仁更进步的人,更了不得的人;但从丰富的现实生活来看,在斗争初期,走在最前边的常常也不全是崇高、完美无缺的人;但他们可以从这里前进,成为崇高、完美无缺的人。
21.00 万字 | 2022-11-01 17:31更新
这是一部缘于作者的人生感悟而写的长篇小说。 《诱惑》 《诱惑》 某市L局综合处处长宋禹,在恢复高考后第一批考上北京大学,毕业后进入机关工作,从办事员开始做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逆水行舟,一路奋斗,终于在处长的位子上如鱼得水,单等越过龙门成为局级领导。不料机构改革,让他成为下岗分流人员,顿觉生命失去价值。他爬上楼顶,随着夜色降临,一场狂风暴雨轰开了他的记忆闸门,五十年的人生路,如洪水般咆哮而出……经过一夜的深刻反省,使他重新认识了生命的价值。他迈着轻快的脚步回到办公室。一个突然而至的电话送来诱惑,让他重塑人生的计划瞬间崩溃……
19.50 万字 | 2022-11-01 17:39更新
在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早期绘本中,女词人曾现身于汴河那宛若飞虹的拱桥上。她捧着从刘家上色沉檀揀香铺买的一匣香,挤在行人簇拥的桥栏边,俯瞰着船公、纤夫奋勇争流,驱赶一艘卸下桅杆的大船向着桥洞里面钻……她蹙着眉、咬着唇,神情中有着说不出的紧张和激动,仿佛她心底也正在拉满一张十分危险的弓。女词人的一侧,赵郎的一只手以熨帖的方式携着她,另一只手则托着刚从大相国寺淘回的玉杯。那是宣和三年清明的事情,她已经过了三十八岁,嫁给赵郎刚好是二十年。而赵郎已经接了圣上的旨意,即将赴任莱州的太守。
4.18 万字 | 2022-11-01 17:40更新
大梁朝局安稳,但边境战火不断,守护大梁北境的长林军屡获军功,因梁帝心慈体弱而太子年幼,荀皇后与其胞兄荀白水恐长林王府功高盖主,被伪潜入宫廷来大梁的夜秦人濮阳缨利用,陷害长林王萧庭生父子三人,不仅在一次北境交战中断掉前线补给,致长林世子萧平章身受重伤,更在京城制造大规模疫情。追查过程时,平章与其弟萧平旌先后中毒,此时北境急危,平章放弃救治,奔赴前线支援后毒发而亡。平旌为国境安宁,在长兄牺牲后即刻驻守边疆。梁帝死后令庭生辅政,荀白水扶植萧元启掌握兵权以对抗长林王府,在他们的诡计之下,平旌为了百姓反落得抗旨的罪名,庭生逝世长林府封府,长林军编制被撤。元启暗地里与已成为东海国主的舅舅墨淄侯勾结,卖国谋逆。隐居多年的平旌危急之中起兵勤王,成功挫败萧元启的阴谋。待到大梁边境整顿完毕,平旌再次离开金陵归隐 。
61.13 万字 | 2022-11-01 17:41更新
选自孔庆东博客文章,未经授权,擅自转载,实在是太喜爱老孔妙文,窃书不算偷乎?寒玉同学说:文盗有先后,树叶有专攻。咱这东博书院也不能包治百病,见谁来了都给一把芒硝啊?老衲寻思了一袋烟的功夫,暂拟东博书院主要武功如下:语文八卦掌,现代文学六合拳,通俗文学扫堂腿,武侠连环套,金庸倚天剑,大韩民国疯魔爪,戏剧流星锤,大众文化一阳指,地域文化梯云纵,教育九阳真经,高考改革擒拿手,党史断魂枪,军事乾坤大挪移,毛泽东研究互搏术,宗教思想打狗棒,反腐倡廉蛤蟆功……其他功夫则烦众施主另请高明也。
18.89 万字 | 2022-11-01 17:45更新
一部奇特的书,它糅和学者的丰富学识以作家的经验世界,通过对流传于世界的各种童话的解读以及对各种“情结”的阐释,表现其睿智与博学,思辩与审美,是当下书林中一部不可不读的书。睿智的柯云路永远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真相,说出别人看不到的真相,说出别人说不出的道理。把童话还俗,拉回到现实中,看到童话包含的人类的善意,梦想和脆弱。在童话与人性之间,柯云路搭起了一座神奇的天桥,从这里开辟一条美妙的智慧之旅。
16.61 万字 | 2022-11-01 17:45更新
《浮沉》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反腐长篇力作。 名利场语录—— 会做事不如跟对人,办错事也不要站错队…… 后台眼中的红人才是权力的宠儿…… 投机冒进伴随着幕后交易,商业冒险为的是高风险收入…… 潜规则下的政治底线不容践踏,混迹于名利场就一定要懂厚黑学……最真实的视角,最复杂的关系……官场浮沉,权力作祟,不同的出路,不同的抉择……
23.33 万字 | 2022-11-01 17:49更新
为了能帮助读者完整全新地理解狼的本性,重建狼和其他掠食者回归荒野应有的道路,李微漪编著的《我家有狼初长成》将狼子格林的故事与大家分享。作者真挚地希望格林能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让大家想一想我们和自然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破坏?大草原是一本书,每一棵草、每个野生动物都是一篇文字,留给后人去解读。从此,可以不要再提《狼图腾》了既像远方的童话,更似现世的挽歌,见的人多了,我更想念我的那只回到草原的狼。
4.89 万字 | 2022-11-01 17:50更新
如果《你好,旧时光》曾带给你无尽的共鸣,《最好的我们》让你回到了高中时的一个午后,那《暗恋·橘生淮南》或许就是你喜欢一个人时所有的心情。
16.81 万字 | 2022-11-01 17:26更新
《看见》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十年前她被选择成为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却因毫无经验而遭遇挫败,非典时期成为现场记者后,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一点一滴脱离外在与自我的束缚,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十年之间,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
6.23 万字 | 2022-11-01 17:30更新
以上是胡先生於民國六十六年夏天於僑居地日本寫完的《中國文學史話》。因胡先生在台灣授課的學生中多有青年寫作者,故著此作勵教激志,且援彼等青年的作品為例多做說明,其背景如此。現編成書,加一篇〈論建立中國的現代文學〉,是稍早寫成的,為答友人龍先生在報紙上的論文所作,這是上卷。下卷收錄單篇評文,它們猶如上卷的衛星城鎮。六篇寫在孤島時期的上海,一篇在初亡命日本時,兩篇在來台授課期間,三篇在返東京之後的晚年。可以看出胡先生思想之軌跡,和文風的變異。
13.91 万字 | 2022-11-01 17:41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