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国家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我们以当一个中国人为荣,不以当一个王朝人为荣。当中国强大如汉王朝、唐王朝、清王朝时,我们固以当一个王朝人为荣。当中国衰弱如南北朝、五代、宋王朝、明王朝以及清王朝末年时,我们仍以当一个中国人为荣。中国——我们的母亲,是我们的惟一的立足点。所有的王朝只是中国的王朝,所有的国,都是中国的另一种称谓。
57.70 万字 | 2022-11-01 17:26更新
如果《你好,旧时光》曾带给你无尽的共鸣,《最好的我们》让你回到了高中时的一个午后,那《暗恋·橘生淮南》或许就是你喜欢一个人时所有的心情。
16.81 万字 | 2022-11-01 17:26更新
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细腻地反映出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全书浓缩着深沉的民族历史内涵,有令人震撼的真实感和厚重的史诗风格。1993年6月出版后,其畅销和广受海内外读者赞赏欢迎的程度为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所罕见。1997年荣获中国长篇小说最高荣誉———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后被改编成同名话剧、电影等多种形式。
46.54 万字 | 2022-11-01 17:26更新
维伊是深谙“生活的最高原则就是保密”这一貌似粗浅实际上却颇为深奥的道理的,并且能够在她无限广泛的社交活动中驾轻就熟、轻而易举地运用之,言谈之间好像是漫不经心、没遮没拦,实际上,她不想让你知道的,她就能滴水不漏,守口如瓶。不像她的诗人朋友林子梵,只会在精神密室里的形而上层面中操作,而在广泛复杂的日常生活状态下,他往往显得漏洞百出,顾此失彼,一副诗人艺术家的既天真稚气又深邃老到的矛盾气质。他总是煞有介事有言在先地宣称:你们谁也别想从我的嘴里探出任何一点蛛丝马迹,我不会说出一个字!
4.01 万字 | 2022-11-01 17:26更新
建国初期,我西北解放军“英雄第一师”成建制地转业到甘肃新川峡的戈壁滩上,从无到有开始了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建设,迈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第一步,使新中国逐渐摆脱了有色金属严重匮乏、各项工业建设难以展开、飞机大炮等武器设备都需要从外国购进的贫困局面,为摘掉祖国“贫矿国”的帽子再立新功。依史而著,铁血男儿,真情演绎,故事跌宕起伏,感人至深。再现了中国人民“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时代……
18.08 万字 | 2022-11-01 17:27更新
你可以消遣地来看这本纯属虚构的小说,也可以把故事里的人物案例当婚恋实战贴士来参考。小说的主人公唐微微是典型的“败犬女王”,她没有背景,受过良好的教育,靠个人勤奋获得了工作成功,但无论她多么优秀,赚多少钱,到了32岁这个年龄, 还都没有嫁出去,她渴望婚姻却不想对婚姻妥协。已婚闺蜜的婚姻观、前男友推心置腹将男人内心解析、万人迷同事猎婚招数、毕婚族寻婚战略…… 比比皆是的生活案例让唐微微见识了各种恋爱变迁,也经历了各种恋爱磨练,她该怎样选择?是见招拆招,还是照搬挪用?
15.58 万字 | 2022-11-01 17:27更新
觉得所有宝宝都和他无关,又觉得所有宝宝都和他有关。蔡康永小时候的事,可参考《痛快日记》、《顽童三部曲》。求学的事,可参考《LA流浪记》。交朋友的事,可参考《那些男孩教我的事》。蔡康永从二十世纪到二十一世纪,渐渐花越来越多时间在电视节目上,电视上的他到底能有多少灵魂,是他很爱嘀咕的事。蔡康永,抵达地点是台北,离开地点还不知道。
4.47 万字 | 2022-11-01 17:28更新
一个秋日的黄昏,村前的土路上,蹒跚着走来一位陌生的老婆婆。那时,秋秋正在村头的银杏树下捡银杏。老婆婆似乎很老了,几根灰白的头发,很难再遮住头皮,瘦削的肩胛,撑起一件过于肥大的旧褂子,牙齿快脱落尽了,嘴巴深深地瘪陷下去,嘴在下意识地不住蠕动。她拄着一根比身体还高的竹竿,手臂上挽一只瘦瘦的蓝花布包袱,一身尘埃,似乎是从极远的地方而来。她终于走到村头后,便站住,很生疏地张望四周,仿佛在用力辨认这个村子。
11.53 万字 | 2022-11-01 17:29更新
乔英伦出生一个严谨的家庭,爷爷临终前忠告她,前面的路是黑的。她习惯于自我控制,习惯于平静,从不为感情冒险。长像漂亮的她,被朋友们认为是个没有女人味的女人。但当她遇到方骆以后,一切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乔英伦在矛盾中,不能阻挡对方骆的爱,而方骆更是以万分的热情来追求她……他们终于合二为一,在爱与性惊人的和谐中,他们越爱性就越美妙,性越美妙他们越爱。但是……
9.52 万字 | 2022-11-01 17:29更新
神秘的云荒大陆在最终卷中如何经历着惊心动魄的一夜,最神秘的智者大人——他的真实面纱又是谁?真岚太子的六个封印是否都能揭开,帝王的力量是否能回复,白璎和苏摩的爱情结局是悲还是喜,这一切的谜团都即将解开。空桑在经历了空前的杀戮后,云焕传乘了破坏神的力量,成为了云荒天空中代表杀戮的破军星。而此时白璎和苏摩也冲入冰人的禁地,找到了智者大人,于是百年冰人能够统治空桑,帝王之血能够被封印的秘密揭晓了,也就是在这次碰面和绞杀中,等待千年的白薇皇后与星尊帝再次重逢。得到大部分躯体的真岚同龙神共同的对抗已经是破坏神的云焕,一直蛰伏于镜湖的空桑人,也再次同冰人进行战斗。 也就是这样的一夜,云荒大陆充斥着愤怒、哀愁、温情、和凄惨……
14.95 万字 | 2022-11-01 17:29更新
李斯是大秦统一中国的幕后策划者,是先秦政治智慧的集大成者,是后世官场文化的开创者,是从最卑微的起点到位极人臣的第一人,是开创小篆的大书法家;他的上司是史上最强悍的独裁者秦始皇,他的死对头是权倾朝野、老谋深算的吕不韦;数十年血雨腥风,半辈子叱咤风云,当李斯在公元前254年那天下午从上蔡出发,他的一生,就注定要成为从政之路上无数后来者的万世楷模。如何在无权无势时异军突起;如何在险恶环境中默默前行;如何在大权在握时清醒隐忍以保自身安全;李斯的一言一行,直至今日,仍然给我们以启发和准确高效的示范。
9.71 万字 | 2022-11-01 17:29更新
他们说这条江在几十年前是用麻绳捕鱼的。他们说这话的时候,眼睛里闪烁着陶醉的光辉。漠那小镇的人们一到冬天就谈论起关于这条江的故事。风雪像销甲一样包围了镇子的时候,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去望大地,都给人一种白茫茫的感觉。而逼人的寒冷也像瘟疫一样弥漫了整个小镇。也记不得是哪一天了,总之是有那么一天,漠那小镇最敏感的女人旗旗大婶忽然向全镇的人宣告了一条重要的消息:镇长成山家门前晃着一堆鱼骨。其中有一根鱼脊骨像大拇指那般粗。它们是鲜鱼的鱼骨,鱼骨上缠着带着红色腥味的血丝。于是,镇子上男女老少就像去赶着看一场露天电影似的,纷纷走出自家的门院带着惊喜和疑惑去看那一堆鱼骨。
15.75 万字 | 2022-11-01 17:29更新
《看见》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十年前她被选择成为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却因毫无经验而遭遇挫败,非典时期成为现场记者后,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一点一滴脱离外在与自我的束缚,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十年之间,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
6.23 万字 | 2022-11-01 17:30更新
以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战时期,北平城内日、伪、国、共四股势力角逐为背景,通过正面描写城外战场与城内地下争斗的残酷,生动再现了那个年代的京城浮生百绘。国共两党地下工作者在这时期展开合作与较量。日、伪、国、共四股势力并存,苟且偷生与慷慨壮怀同处京城。这样一个宏大的小说,穿针引线的人物却是个拉洋车的文三儿。文三儿误打误撞救了刺杀日伪官员的军统特务,又稀里糊涂帮了共产党的大忙,卑躬屈膝拍日本浪人的马屁,又打肿脸充胖子愣要装出“爷”模样。他与骆驼祥子同出车行,身上却有着阿Q的血脉。
6.53 万字 | 2022-11-01 17:30更新
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本书除了重点展示北京法院审理的“中国人肉搜索第一案”之外,还对“中国房号诈骗第一案”、“北京大学博士驱逐岳母案”等轰动全国的大要案进行了解读。
11.27 万字 | 2022-11-01 17:31更新
中学教师出身有着研究生学历的熊天宝,在当今急剧变革的时代,短短几年,从一个不起眼的乡级领导升到大放光彩的市级领导。一路走来,顺利中有坎坷,坎坷中有顺利。凭着睿智大勇,人情练达,工作别出心裁,登上仕途高处。虽然他有过一些上不了大雅之堂的举动,但他也为社会为群众为一方的稳定与发展做了许多有益的亮点事情。
34.28 万字 | 2022-11-01 17:31更新
淞沪抗战失败,南京陷落,徐州战事失利,国民党军队全线撤退,武汉频遭轰炸,抗战局势不断恶化,国民党同部的矛盾也日趋热化。日本侵略军闪电般占领豫北、豫东,中日军队生死决战前所未有的惨烈,郑州失守,武汉危在旦夕。蒋介石下令花园口决堤,“以水代兵”,黄泛区变成天然屏障,千万中原百姓为此或为鱼鳖,或为饿殍,流离失所……
8.85 万字 | 2022-11-01 17:32更新
哦哦哦……原谅我以最最俗套的言情模式,灰姑娘嫁给王子,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这个世界,终究是需要童话,来慰藉我们千疮百孔的心灵……
5.75 万字 | 2022-11-01 17:33更新
一岁将尽,便进入一种此间特有的情氛中。平日里奔波忙碌,只觉得时间的紧迫,很难感受到"时光"的存在。时间属于现实,时光属于人生。然而到了年终时分,时光的感觉乍然出现。它短促、有限、性急,你在后边追它,却始终抓不到它飘举的衣袂。它飞也似的向着年的终点扎去。等到你真的将它超越,年已经过去,那一大片时光便留在过往不复的岁月里了。今晚突然停电,摸黑点起蜡烛。烛光如同光明的花苞,宁静地浮在漆黑的空间里;室内无风,这光之花苞便分外优雅与美丽;些许的光散布开来,蒙依稀地勾勒出周边的事物。没有电就没有音乐相伴,但我有比音乐更好的伴侣——思考。可是对于生活最具悟性的,不是思想者,而是普通大众。比如大众俗语中,把临近年终这几天称做"年根儿",多么真切和形象!它叫我们顿时发觉,一棵本来是绿意盈盈的岁月之树,已被我们消耗殆尽,只剩下一点点根底。时光竟然这样的紧迫、拮据与深浓……
11.19 万字 | 2022-11-01 17:33更新